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数据局发布:20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案例合集(附下载)

为您赋能的 数据要素社
2024-10-01

8月28日,国家数据局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案例集》。

数据要素社汇集整理了上述20个案例供大家参考,另文末附各类合集下载。

(后台回复“20240913”下载案例全集PDF)



一、 激活新要素

1.“管住一级、放活二级” 构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

2.高标准建设“数谷” 促进数据要素流通

3.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开发利用路径 创新水系联排联调治理新模式

4.五大环节破题 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二、 培育新动能

5.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赋能产业转型发展

6.以“化”融“数” 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

7.以数字技术应用为核心 推动新能源产业数实融合新发展

8.建设“百台万吨”深远海智慧养殖平台 推进渔业转型升级

9.从“单点突破”到“链式改造” 开辟数字化升级新路径


三、 推进新治理

10.以数字化为牵引 推动平台经济创新发展

11.“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12.打造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探索城市精准治理新路径

13.深化“智慧蓉城”建设 更好惠企惠民惠基层

14.全域物联感知赋能城市治理

15.建设运营智慧渔业指挥调度(预警)中心 探索海洋渔业管理新模式

16.高效做好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


四、 夯实新设施

17.“算力券”助力夯实算力底座

18.深化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 全力打造“智驾之城” 

19.深化5G+应用 打造妈湾智慧港口

20.探索构建跨区域多元异构算力调度体系



01

“管住一级、放活二级” 

构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


一、案例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坚持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不断夯实城市数据资源底座,持续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2017年以来,成立政府数据资产运营主体,出台《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管理办法》,建成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以模型、核验、沙箱等形式向社会提供公共数据产品,完成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路径探索。


针对数据要素流通过程中“有数不敢供”“用数找不到”“有数不会用”问题,成都于2023年提出“建设成都数据公园,实现数据要素‘蓉易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将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范畴从以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形成的一级开发模式,扩大到“公共数据+非公共数据”的一、二级融合开发模式,不断培育壮大数据产业生态,形成“管住一级、放活二级”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


成都市蓉数公园


二、主要做法


成都市坚持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以“王”字形管理架构为工作方法,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创新构建“管住一级、放活二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域数字化转型。


(一)“管住一级”,采用统一授权集约化运营模式,让数据“管得实”“供得出”。一是统一授权一级开发主体,由市政府授权本地国资企业作为数据要素市场一级开发主体。二是集约获取公共数据资源,依托政务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汇聚数据,并按“一场景一授权”方式由市城运办、市数据局共同向一级开发主体供给公共数据。三是一级数据产品开发环境可控,基于安全域,依托市大数据中心设置的数据产品安全开发中心,开发一级公共数据产品。四是数据流通基础支撑可靠,基于成都市政务云、电子政务网等基础支撑,开发环境部署于政务外网,通过人防、技防、物防,严格避免数据外泄,为安全域提供算力和安全能力支撑。五是统一一级数据产品对外供给渠道,依托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面向技术型、应用型数商,提供一级公共数据产品。


(二)“放活二级”,面向数据产业生态激发二级市场活力,让数据“流得动”“用得好”。一是在可信域开发二级应用产品,由二级开发主体从一级开发主体获取一级公共数据产品,通过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的可信数据空间,融合“非公共数据+公共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带有场景业务属性的数据应用产品;二是拓宽二级数据产品场外流通渠道,通过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互联网端对外供给,链接数据产品开发二级市场,并对接全国各地数据交易所,积极融入全国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三是以“蓉数公园”为载体培育产业生态,聚引培育服务型、技术型、应用型数商,以及数据合规、质量评估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不断壮大数据产业生态,推动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四是开展应用场景概念验证测试,针对尚不成熟的应用场景,结合场景孵化所需的数据、技术、模型等要素,验证是否满足开发和孵化条件,符合条件的可进入一、二级数据产品开发环境。


成都市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机制设计


三、案例成效


截至2024年7月底,全市46家市级单位七批次授权612类4.07亿条公共数据,开发一级数据产品285个,重点支撑“蓉易贷”“蓉易住”“信用就医”等40余个“公共数据+”应用场景。上线试运行“蓉数公园”,汇聚引入各类数商144家,上线264款数据产品;开展“蓉数”系列活动,完成6期“蓉数大讲堂”,与会企业达100余家,覆盖2500余人次;成功举办“2024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生态伙伴大会”。


(一)理念创新,实现因地制宜推广复用。成都市在多年探索实践中,基于集中授权运营模式,创新探索“管住一级、放活二级”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发挥国有企业在数据要素流通领域的引领作用,明确差异化发展路径。


(二)机制创新,深化公共数据授权机制。一二级主体的分段式运营,对彼此进行了更加清晰的权责定位,形成了分工协同、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增强有效避免一、二级主体在运营过程中的同质化竞争。


(三)技术创新,有效推动数据融合利用。在二级开发环境的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搭建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融合“共享开发利用模式+隐私计算利用模式”的双模式可信安全开发环境,为企企、政企数据提供不同融合开发环境,让企业安全用数、放心用数。



02高标准建设“数谷” 促进数据要素流通


一、案例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聚焦“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工作主线,以数据要素改革为动力牵引,谋划打造“数谷”。围绕数据流通使用中存在的交易过程规范难、安全高效流通难、交易合规难、全链路存证互认难、机制规则建设难等突出问题,创新打造“数谷”数据产业集聚区,实现“制度、规则、市场、生态”四维一体协同发力,初步构建由数据交易机构、数据交易专网、数据交易凭证、区块链跨链互认机制构成的“三数一链”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框架和治理体系,形成多部门跨领域联动探索的数据要素“改革沙盒”机制。


“三数一链”架构


二、主要做法


(一)发展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破解数据“交易过程规范难”问题。针对数据流通交易过程中缺少中立第三方的合规监管和信用背书等问题,“数谷”集聚了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和杭州数据交易所两大数据交易场所,为企业提供存证登记、合规审核监管、供需撮合、交易备案、清分结算等闭环全链条服务,为企业上架数据产品、开设服务专区提供快捷便利的审批通道。


(二)搭建数据流通专用网络(数据交易专网),破解数据“安全高效流通难”问题。“数谷”针对数据流通交易过程中,数据暴露风险高、安全隐患大、用网费用高等问题,把“硬”的网络、算力基础设施和“软”的新技术、制度规则和技术标准结合起来,率先实现数联网从理论到实践落地。数联网将数交所、供数企业、用数企业三方紧密连接,为企业提供安全合规、数算协同、价值共创的可信网络环境。通过端侧接入软硬一体机(数联猫)接入“数联网”,可实现“一地接入,全网可达”,在大幅降低用网成本的同时,降低企业获取数据产品的门槛,为数据调用提供可信通道。


(三)打造数据合规流通数字证书,破解交易“合规难”问题。针对合规标准不统一、合规成本高等问题,“数谷”积极联动市场侧,创新研发数字证书,为数据要素市场参与各方提供效率高、成本低、干预少的交易工具。数字证书是以“全流程合规与监管”为重点,基于数据交易交互特征、政府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和企业诚信自证合规原则而设计的低成本合规、全流程存证、响应式监管制度工具和软件基础设施。通过数字证书可实现交易前的合规自检,交易时的全过程存证,交易后的监管备查,构建数据要素流通全链路合规体系,可有效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四)探索“区块链跨链互认”,破解交易“存证互认难”问题。针对区块链的产品类型和技术平台繁多,导致存证在不同区块链平台上的信息无法互认,造成数源单位和用数单位权益风险等问题,“数谷”探索搭建区块链跨链互认平台,连通了杭州市互联网法院和杭州市互联网公证处,为交易合规保驾护航,为潜在的交易风险提供可靠司法渠道。“数谷”将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区块链跨链互认机制建设,促进区域间数据交互、业务互通、监管互认、服务共享。


(五)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改革沙盒”机制,破解数据“机制规则建设难”问题。由于法律和规则层面对数据流通的具体要求还不够明确、合法与非法边界还不够清晰,导致数商企业仍普遍存在“不愿流通”“不敢流通”的顾虑等问题,“数谷”政产学研各方联动,针对数商企业所关心的公开数据加工确权、数据流通链式授权、善意取得风险隔离等问题,提出了“改革沙盒”模式,探索数据流通规则解决方案,打造有利于数据产业发展的包容审慎监管环境。


三、案例成效


(一)“三数一链”框架体系取得实战实效。“三数一链”框架体系已在金融、生物医药、多媒体等行业的6个场景中应用,并率先在商圈客群洞察等场景中完成应用贯通。启动“数谷”建设至2024年6月底,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杭州数据交易所累计上架数据产品2168个,注册数商1314家,累计登记交易金额40.2亿元。


(二)数据要素流通机制建设先行先试。4月8日,发布数据要素“改革沙盒”试点方案及首批21家试点企业,揭牌成立数据要素合规中心、合规委员会,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杭州市发布关于高标准建设“数谷”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实施意见,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布《关于促进数据要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政策赋能数据要素经营主体培育,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数谷”大楼



03

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开发利用路径 

创新水系联排联调治理新模式


一、案例简介


福建省持续开展数据基础制度探索试点,积极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2020年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开发模式,先后推动出台了《福建省大数据发展条例》《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开发管理办法(试行)》《福建省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上线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并以城市水系调度与管理为切入点,推动公共数据应用场景建设,形成了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开发利用的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分级开发的制度机制。立法明确分级开发模式,出台《福建省大数据发展条例》,明确提出公共数据资源实行分级开发。出台《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开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二级开发主体获取公共数据的方式、途径等。印发《福建省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福建省公共数据有偿使用定价策略探索推进方案》,提出公共数据有偿使用的收费机制和定价策略。制定出台《福建省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若干措施》,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助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二)创新统一支撑的管理运营。组建公共数据资源一级开发主体,承担公共数据汇聚治理、安全保障、开放开发、服务管理等具体支撑工作,在保障公共数据资源公益属性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公司化运作,打通公共数据从政府到市场的核心环节。


(三)创新可用不可见的技术手段。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采用数据加密、脱敏脱密、数据沙箱、区块链等安全技术手段,通过“可用不可见”方式向社会提供数据服务,数据使用单位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利用场景化治理后的数据目录集进行数据建模编程,在不可逆推原始数据的条件下通过模型输出计算结果,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平台、结果数据不可逆算”的技术实践。


(四)创新双向授权的使用方式。创新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双向授权”使用机制,数据使用单位在提交公共数据开发方案和数据开发模型后,福建省大数据管理局按照“一模型一评估、一场景一授权”的原则,依场景组织数据安全评估进行数据使用授权,涉及个人、企业等数据必须取得数据主体授权,确保公共数据安全。


(五)打造水系联排联调智慧治理场景。针对应对重大汛情事故和大面积内涝,以提升水系联排联调为切入点,打造“一张图”统排涝,整合交通、城管、气象、水务等多方公共数据资源,打造集“风情、雨情、水情、工情、警情”于一体的排水防洪“一张图”,实现事前科学模拟、预警预报、提前布防,事中辅助决策、统一指挥,事后灾后评价、优化系统的全过程目标。


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指挥中心


三、案例成效


(一)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创新实践。福建省率先从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三个层面建立起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体系,实践了三权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合规高效的数据流通机制等,为其他地区推动基础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二)实现公共数据安全高效供给。运用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开发模式,建成省汇聚共享平台,接入全省政务信息系统2000多个、汇聚数据量超1400亿条;建成省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向社会提供开放类数据目录近4万个,数据接口6000多个,90多亿条数据记录,累计提供近1.5亿次数据下载服务;建设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发布可开发利用数据目录4000多个,入驻开发利用企业230多家;建成省大数据交易平台,有效支撑社会数据交易流通,交易所累计拓展数商560家,上架大数据产品940余款。以公共数据全省统一汇聚、平台统一支撑,一站式统一服务的方式供给数据,大大降低了企业、个人、其他组织获取公共数据的成本,为社会开发利用公共数据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途径。


(三)公共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自2022年7月份上线以来,在数字金融、灾害应急、健康医疗、营商环境等方面建设了62个应用场景,以数字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上半年提供模型调取服务约80万次,服务覆盖近70万个人和1300余家企业。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如我省金服云平台,调用市场监管、税务、工商等17个定制类数据接口,打破银企数据壁垒,降低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突破3700亿元,赋能民营经济发展;二是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建设“社保快贷”“菁英E贷”“信秒贷”“信易开”、电子分离式投标保函等应用场景,支撑企业和个人贷款业务,授信金额近200亿;三是助力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数据构建“一品一码”溯源数据模型等,为中小型种植养殖企业和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一站式优质选品服务。


(四)形成水系科学调度管理经验。依托福州市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实现了联排联调效率提升,排水防涝应急处置效率提高了50%,内河调蓄效益提高了30%,每年可节约电费2300万元,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同时,城区内涝得到有效缓解,持续进行易涝点整治,面对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城区逢雨必涝局面得到明显改观。



04

五大环节破题 

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一、案例简介


四川省德阳市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面临的资源少、效率低、定价难、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诸多难题,坚持“编制智慧德阳规划、建设德阳城市大脑、实施数据治理工程、探索数据要素改革”四步走战略,着力从资源、制度、流通、价值、应用等五个领域破题,建立起数据要素五大发展体系,形成了以数据赋能为核心、数据价值实现为目标、基础制度和技术平台为保障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市场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破题“数据从哪来”,构建数据资源开放供给体系。建成德阳数据中台和政务云,编制17个元数据标准、建成8个基础库和15个专题库,归集数据4539T、结构化数据143亿条,发布公共数据开放目录9174个,交换数据1148.9亿条。建设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园”,发展数据集成、数据经纪、数据托管等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数据开放式、业务紧凑型的产业生态格局。


(二)破题“数据怎么管”,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2022年发布“1+4+N”数据基础制度,形成以《德阳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计划》为“总领”,组织体系、要素培育、流通交易、安全监管四项管理制度为“主梁”,25个配套文件为“支撑”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同时搭建“1个主管部门+6个业务中心+1个产业园区”数据要素组织管理运营体系,实现数据流通交易有制度可遵循、有规则可操作、有组织可管理、有机构可运营。


(三)破题“数据怎么动”,构建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体系。建成以数据资源中心、数据加工中心、数据资产评估中心、数据授权托管中心、数据资产登记平台、数据资产交易平台为核心的“四中心两平台”全栈式数据流通交易机制,实现数据资源供给、权益登记、价值评估、产品加工、流通交易、安全监管的闭环运行。聚焦数据融合应用创新、流通交易、人工智能、大模型、数据安全等方向建设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实验室。


(四)破题“数据值多少”,构建数据资产综合服务体系。按照数据资源持有权、加工使用权、产品经营权等权属分置模式,开展数据资产评估标准试点,建设德阳数据资产登记平台,提供数据治理、资产登记、合规审核、质量评价、资源入表、价值评估、质押融资、流通交易等全链条服务,颁发省内首个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完成企业数据资产登记入表,实现基于数据元件的数据资产质押融资500万元落地,现已完成市民通平台用户使用行为统计数据、四川牛背山景区运营数据、中江甄选电商平台数据等数据资产综合服务案例5例。


(五)破题“数据有何用”,构建数据流通交易应用体系。建立政府授权、国有平台公司运营、运营收益反哺智慧城市和公共服务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构建以数据资源、数据元件、数据产品为核心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成教育科技、医疗卫生、金融财税等14个行业数据专区,上架数据产品2604个,累计数据交易金额突破1亿元,拓展59个应用场景,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额超80亿元。


数据要素产业园架构


三、案例成效


(一)探索一条先行先试数据要素改革的创新路径。德阳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过程中,打造通用标的物的数据流通方式,建设数据产业园,形成16个专题研究报告,在理论、制度、技术、交易、应用等方面探索出一套创新体系。


德阳数据交易中心


(二)探索一条数据价值实现的运营路径。德阳通过创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调动部门参与积极性,有效激活公共数据资源。依托“四中心两平台”全栈式数据流通交易机制,推动业务贯通、数智决策、流通赋能,打造政银企平台、预付消费行业信用评价模型、“电e能”平台等50余个善政惠民兴业应用场景。


(三)探索一条融入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发展路径。德阳与省大数据中心共建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园入驻数商157家,外地数商占比达85%,进入流通交易市场的外地数据资源占比达83.7%,已交易合同中外地业务占比达88.1%,汇聚60多类主题数据资源、接口11499个。



05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赋能产业转型发展


一、案例简介


广东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产业基础扎实等优势,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着力破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不够、应用深度不足等难题,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集聚,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策建设,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一是政策层面,2023年11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形成政策统领;2024年5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人工智能+”广东方案;深圳市发布《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2024行动方案》,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体系。二是平台层面,建设供需对接平台,深圳市在“深i企”平台上设立人工智能专区,打造人工智能供需对接平台,公开发布两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涵盖数字文化、公共服务等41个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落地应用。三是资金层面,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创业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各类创投资本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二)加强规划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一是统筹全省布局,全省共布局建设11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广州、深圳先后获批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逐渐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为核心、粤东西北各地市协同联动,区域定位互补的发展格局。二是发挥各地优势,深圳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及产业配套等优势,布局建设“鹏城云脑”、深圳市河套算力集群等,力推鸿蒙原生应用发展。广州以试验区和先导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高端制造、汽车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等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相关专项,在智能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安防等领域建设一批产业园区。


(三)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一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依托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群,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企业生产化研发、精准化生产、智辅化管理、增值化服务、具身化设备等各环节的效果初现,由单一环节赋能向垂直多场景覆盖拓展,有效提升全流程效率。二是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组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案例征集,遴选一批创新程度高、应用价值大、示范效应强、市场前景好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涉及AI+制造等12个方向,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三、案例成效


(一)健全了人工智能政策体系。接续出台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应用、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示范区等政策,下一步还将探索制定可信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供给促进条例、人工智能产业统计指标等,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探索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以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牵引,以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人工智能小镇等为补充,坚持人工智能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共同发展,坚持人工智能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协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80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企业48.9万家,人工智能相关上市企业数量1269家,人工智能产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4家。


(三)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全省形成了从基础支撑到关键技术、再到行业应用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在基础层,积极探索在高端智能芯片、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在技术层,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等核心技术领域,加快实现产品迭代,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应用层,推动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在智慧交通、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家居等垂直领域加速赋能。



06以“化”融“数” 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


一、案例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已基本建成以大炼油、大乙烯为龙头,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和下游专用化学品、化学制品协调发展的石化工业体系。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成为拉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效助推力,但在推进石化行业数字化改造中,也面临缺经验、缺资金、阻力大等突出难题。为破解上述难题,近年来,镇海区聚焦支柱产业绿色石化,以“数智转型”为主攻方向,推动行业数字化改造,构建“化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生态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产业特色,谋定行业数字化改造方向。一是制定数字化改造规划。出台《镇海区绿色石化行业提升改造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镇海区石化行业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4)》等数字化改造规划方案,明确石化企业数字化改造路线,规避企业数字化战略与业务发展孤立割裂,推动数字化改造与业务发展相辅相成。二是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制定出台《镇海区支持制造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政策》等政策文件,对实施智能制造标杆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对实施重点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项目给予最高30万元补助,以政策引领、资金扶持的形式,助推石化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3年以来,全区实施7个石化行业数字化车间项目、20个数字化改造项目,拨付政策资金近1500万元。三是树立人才支撑意识。坚持人才是数字化改造第一资源,把转变企业家思想观念作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先决条件,连续多年举办重点骨干企业总裁研修班,围绕“智能制造”主题,邀请知名专家授课,培养了一批具有数字化管理能力的企业家人才,形成了全区企业界数字化转型的共识。


(二)聚焦数智融合,培育壮大新智造群体。一是引培专业智造服务商。引进区外优质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培育区内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24家,通过“一对一”服务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同时,探索解决石化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缺经验”等难题,总结提炼出“1+1+N+X”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模式,解决工业数据孤岛等问题,助力石化企业数字化改造。二是启动行业数字化改造。筛选购买优质服务商,集中开展石化行业数字化改造诊断服务,排摸企业数字化改造底数和项目,目前,已实现石化区企业数字化改造诊断全覆盖。实施新智造迭代升级行动,在全区石化企业中推广5G、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截至目前,全区石化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已超过90%。三是建立“未来工厂”培育机制。建立“未来工厂”梯队培育库,组建服务小组,对培育企业项目进行“点对点”服务跟踪。目前,已培育2家省级“未来工厂”,2家市级“未来工厂”,梯队培育库储备5家“未来工厂”。


(三)聚焦数字引领,探索构建数智化转型生态。一是高标准建设化工产业大脑。把化工产业大脑作为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2021年,镇海成功“揭榜挂帅”化工产业大脑建设,聚焦政府、园区、企业三大维度,整合经信、应急、环保等6部门数据,设计开发智慧园区平台、碳排放监测等政府侧应用场景和物资联储联备、智能制造诊断等企业侧应用场景,并向全省输出推广。二是打造石化智慧园区。探索智慧化工园区“1+5+X”建设模式,打造园区安全、环保、交通、水利等方面智能化管理,实现全区智能管理一体化、联网化。三是建立“化工大脑+未来工厂”融合机制。通过业务贯通、数据贯通、机制贯通,实现产业大脑赋能企业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积极探索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产业生态机制。


三、案例成效


(一)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截至目前,镇海区已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8个,占全区规上企业的15%左右。其中,石化行业累计建设31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包含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个、省级未来工厂2个。


(二)形成一批特色行业应用。化工产业大脑建设方面,承接工信部专用化学品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等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已上线38个应用场景、40个能力组件,服务规上企业用户700余家,汇集数据超过1000万条。


(三)推动化工行业提质增效。在探索构建“化工大脑+未来工厂”生态体系方面,镇海已形成以“未来工厂”为引领,“5G+工业互联网”为支撑,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为主体的新智造集群,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5%以上,运营成本下降12%以上。


宁波镇海化工园区



07

以数字技术应用为核心 

推动新能源产业数实融合新发展


一、案例简介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新能源产业优势,突破电池管理系统(BMS)等能源管理关键技术,培育了一批数字经济创新企业,运用数字核心技术,帮助新能源数字技术应用实现产业化、集聚化,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软件设计、装备制造、智能运维、试验检测等全产业链业务深度融合,形成“数实融合驱动发展”的典范。目前东侨已聚集了新能源数字技术应用上下游企业、配套机构等60多家,为锂电池生产制造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成功打造锂电池行业“灯塔工厂”;产业发展体系完善,2023年总营收超110亿元,助力开发区打造锂电千亿产业集群。


东侨新能源数字技术应用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二、主要做法


强化需求导向,综合运用集成电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集BMS设计、传感器、传输组件、电芯连接组件等设备,搭建标识解析平台、智能物联平台、应用开发平台、智能分析平台等,实现数字化装备、智能化运营、自动化生产,使数字技术与新能源产品研发、软件设计、装备制造、智能运维、试验检测、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业务深度融合,以“数字驱动”方式实现新能源全流程业务贯通,构建新能源数字技术应用产业生态。


(一)产业协同,精准施策,力促产业链融通。充分发挥锂电新能源骨干企业“吸磁”效应,整合资源,将软件相关人员、技术和资产剥离,聚焦锂电新能源产业信息化服务、智能化生产新产业链,积极培育新能源数字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对企业在项目建设、融资担保、用工培训、产品研发及设备升级等方面给予精准政策扶持。


新能源数字技术应用产业集聚区


(二)创新驱动,政府搭台,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先后成立了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动力与储能锂电池技术研发与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理工大学宁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福建能源器件科学与创新实验室、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研究院、清洁能源及互联系统技术两用应用与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合作、技术支撑平台,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前沿创新成果。


(三)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全方位要素保障。着眼于产业生态圈建设,成立了东侨新能源供应商服务中心、东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企业服务中心等多维的数字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体系。东侨新能源供应商服务中心目前已累计对接供应商企业100多家,为51家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成功孵化49家企业落地东侨,为锂电企业专利快速审查确权、知识产权维护保护等提供可靠保障。


三、案例成效


2023年新能源数字技术应用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8.41%。共建成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2个,省部级公共创新平台、试点示范、技术创新重点攻关项目17个,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瞪羚”企业8家,拥有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各类技术创新企业28家。打造了新能源行业“灯塔工厂”、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协同运营云平台、“智慧工厂”,建设了采用标准化设计的“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新能源产业领域。



08

建设“百台万吨”深远海智慧 

养殖平台 推进渔业转型升级


一、案例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按照“以工业化思维打造蓝色粮仓”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渔业转型升级,主动承接产业项目落地。以AI赋能、数据要素驱动的深远海智慧养殖场景应用和实践,发挥闽投1号等深远海渔旅融合平台特点,通过搭载智慧模块,应用声呐、水下机器人、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映射出实体深远海养殖平台的各种状态,结合AI算法服务,融合利用遥感、气象、海洋环境物理参数和鱼群生产养殖参数等各类数据,为深远海养殖在内的渔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相关服务企业提供数智化场景支撑,提升现代海洋渔业养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重要水产品产量。


二、主要做法


以“百台万吨”深远海智慧养殖平台为依托,运用云存储、物联网、人工智能、泛在计算、交互可视、混合现实等前沿信息技术,围绕海洋科学、海洋健康与生物多样性、海洋水产品食物安全和蓝色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需求,加快推动渔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设海洋大数据产业链,构建数字乡村标准资源库和数据规范,推进数据资源整合,提升海洋大数据监测能力。


一是物联感知。通过传感设备、遥感卫星、气象站、视频监控、智能终端等实现数据的采集,利用广泛互联的网络,智能识别、立体感知相关环境、状态、位置等全方位动态变化信息,实时监测生产海域温度、光照、余氯、pH值、溶解氧、浊度、盐度、氨氮含量、叶绿素等生化参数,监测海流、海浪、潮位、风速、风向、气压等物理参数,建立前端认知,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


二是5G加持。移动700兆和联通900兆低频段实现近海5G网络全覆盖。提供绿色清洁、稳定高效的通信网络保障与增值服务,采用10千兆大容量微波传输,在基础网络低碳排放的同时,实现5G海域覆盖与人员定位、海上互联网电视、海域环境检测、水质数据检测等功能,海陆网络通信体验无差异,数字化赋能深远海渔旅养殖。创新海上浮动平台5G建站,通过10GE微波传输建设700兆+2.6G高低频混合组网,构建5G立体覆盖网络,为人员通信提供充分保障,并布设多项传感器、监控、水下机器人等物联网终端,通过5G网络将采集到的生产、生态数据快速回传至平台智慧渔业室实时智能运算。


三是智慧平台。具有抗台风、抗赤潮、抗病虫害的优势,实现了设备科学化、管理数字化、养殖生态化、产业链条化的特点。具有无人值守的特点,所有数据可通过无线传输到养殖户手机终端上,实现智慧养殖。具有数据分析能力,对营运过程中锚泊系统、平台结构应力等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不仅能满足平台自身维保需求,还为后续深远海养殖平台的设计优化和装备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以传输更替的最新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开放的创新平台、物联感知平台、视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数字孪生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辅助智能决策和业务自动化,驱动业务系统的智能化升级。


四是数据资产。推动深远海养殖,加大对深远海养殖平台在内的海洋渔业数据资产的盘点、质量评价、登记、确权和评估,将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具备法律效力的合规数据资产,构建一体化数据资产管理、运营体系,促进数据共享与价值释放。提供数据支撑,打造海洋数据生态。短期聚焦数据盘点与确权,中期推动数据应用,长期构建高效生态,带动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智慧渔业”。


 连江海域


三、案例成效


以连江县“百台万吨”深远海平台项目建设为契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远海生态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区域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通过AI赋能,建设“互联网+平台”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以深远海养殖平台为代表的智慧海洋利用效率,有助于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带动协同融合发展,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同时带来环境保护、渔民增收等显著社会效应,具有明确的经济可行性和广泛的公共价值。


一是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力成本大幅降低。通过各类机械化、智能化应用,能够节省约70%的人力成本。


二是生态效益有效释放,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深远海养殖平台采用环保、可回收材料,避免了海漂垃圾的产生;水域开阔,水体交换速度快,残饵和鱼类粪容易移动和稀释,大幅度减轻对周边海域水质的影响。深海盐度较高,水流更为湍急,溶氧量增加30%,鱼类成活率和品质得到提升。


三是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助推产业链重塑。渔业养殖机械化能够有效促进产品标准化、批量化产出,进而推动发展统一的交易中心,建立海产价格交易指数,降低季节性波动对行业的负面影响。


四是促进当地经济,提升渔民收入。在深远海养殖模式的推广下,渔民可以通过上游育苗环节加入深远海养殖产业链中,为渔民减短了养殖周期,减少了渔民投入,降低了渔民的投资风险。


五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带动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提升,进一步拓宽当地居民的创业及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已投放11个深远海养殖平台,占全国桁架类养殖平台四分之一,总养殖水体近18万立方米,年产量约1800吨,年产值超2亿元。



09

从“单点突破”到“链式改造” 

开辟数字化升级新路径


一、案例简介


广东省创新探索了从“单点突破”(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到“链式改造”(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模式。通过模式创新和组织创新,着力解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既要懂制造业需求又要懂信息技术应用,精准改造要求高”“骨干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但中小企业转型内生动力和改造意愿不强”“关键供给受限,有效产品和适用服务相对缺乏”等难点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联动协同”,凝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合力。率先出台多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措施,支持重点地市探索特色转型模式。一是省级加强统筹部署。2018年率先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及措施;2021年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2年创新性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2023年开展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省政府先后在广州、佛山召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二是市县联动抓好落实。广州实施“四化”平台赋能企业提升行动;深圳按照“普惠奖补+标杆建设+公共服务+加强供给”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佛山培育数字化示范工厂;东莞打造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中山实施百企攻坚行动,推动家电、灯具等企业数字化改造。


(二)实施“单点突破”,推动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推动骨干企业数字化率先转型。支持电子信息、先进装备、食品医药、轻工材料等重点行业的企业,围绕典型场景实施软硬件改造,推动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全面互联互通。二是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广泛转型。针对中小企业最关注的成本、效率、品质等问题,在研发管理协同、生产设备监控、智能排单调度等领域遴选发布400多项数字化产品。按照“企业出一点、平台让一点、政府补一点”原则,采取财政资金奖补方式,推动中小企业实施轻量化改造升级。


(三)聚焦“链式改造”,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整体转型。广东新增设立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围绕30多个传统优势和战略新兴行业实施“链式改造”。一是支持骨干企业牵头带动供应链协同改造。支持供应链骨干企业牵头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推动实施统一标准的数字化改造,实现订单、生产等关键数据互联互通,使得供应链在线高效协同、运营成本降低、更加稳定可靠。二是支持平台型企业拉动产业链整体改造。支持平台型企业基于积累的制造业知识和服务经验,围绕典型场景和共性需求,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揽子的小型化、轻量化、快速化、精准化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效率质量。


(四)围绕“要素保障”,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质生态。广东打造丰富多样的数字化产品库,加强信息安全服务保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一是优化数字化产品供给体系。培育300多家优质数字化供给商、9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输出一批覆盖研产供销、价廉质优的数字化产品。二是加强工业企业信息安全保障。指导工业企业做好数据安全分级分类保护,提升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强化信息安全技术、产品、服务、人才等产业支撑能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保障。


 广东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要做法


三、案例成效


广东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模式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实践,加快推动大型企业率先转型、中小企业广泛转型、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转型,实现“单点突破、以点带面、串珠成链”。


(一)探索了“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模式。在过去单一企业或单一环节数字化改造基础上,探索了“重点企业牵头带动供应链协同改造”和“牵引企业主导拉动产业链整体转型”等两种数字化转型模式,将改造对象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和产业链。该模式既能帮助重点企业打造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也能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在数字化改造中增收增利、获得实际效益。


(二)组织了“1+1+N”数字化联合改造的创新组织方式。在过去一家数字化服务商向中小企业提供单一数字化产品和改造服务的基础上,探索了“1+1+N”的数字化联合改造方式,即“1类制造业骨干企业/平台型企业+1类集成服务企业+N个软硬件企业”的联合改造模式,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产品,推动30多个传统优势和战略新兴行业数字化整体转型。


(三)形成了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近五年,省市两级财政投入100多亿元支持数字化转型,建设4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培育9个跨行业跨领域、33个特色专业型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推动超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70多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实现增收增利和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010以数字化为牵引 推动平台经济创新发展


一、案例简介


浙江省针对平台经济领域高速发展过程中,传统监管方式难以实现全部覆盖,监管存在滞后性等问题,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平台经济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改革,形成平台治理标志性成果,加快推进平台经济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


“浙江公平在线”数字化监管大屏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重大需求,打造高能智慧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互联网前沿技术,打造“浙江公平在线”数字化监管平台。一是着眼风险防控,创新数字监管。通过创新数据抓取、模型运算、智能分析等数字化手段,强化风险感知和预防预控,实现对“二选一”“大数据杀熟”“低于成本价销售”等28类违法风险的智慧监测,有效防范违法违规风险。二是聚合多维集成,实行全网监测。综合数据集成,运用大数据能力主动采集网络交易主体、店铺信息以及商品交易等信息,对平台经济经营者的主体、商品等信息实时动态监测。三是运用智能算法,实现精准识别。根据网络违法表现形态和行为特征,综合运用图形文字识别、相似图比对、关键词搜索、语义分析等基础算法,研发价格联动、股权穿透等多维风控模型,形成违法行为的解析和甄别。


(二)创新直播治理,破解新业态综合监管难题。依托“浙江公平在线”应用,率先实施直播电商数字化治理新探索新实践。一是开展直播智慧监管。通过视频流采集、语音转文本、光学字符识别(OCR)、关键词解析、语义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直播在线全网监测,及时发现直播各类违法行为。二是构建直播信用体系。运用数据清洗、归一等手段标准化、结构化直播数据,构建直播间库、主播库等7大直播知识库,为建立完善直播间信用档案打造数据底座。三是部署直播为民行动。针对直播产业乱象治理,部署“绿色直播为民专项行动”,通过培育“绿色直播间”“绿色直播基地”,加强主播合规培训和始业教育,引导直播营销机构和主播提升自身素质和合规意识,规范直播行业健康发展。


(三)补齐治理短板,构建全链条闭环监管体系。聚焦全链条监管要求,推动流程再造和系统重塑,加快推进平台经济治理能力跃升。一是强化事前合规指导。对省内200多家平台企业开展竞争合规培训,会同相关部门指导督促平台企业逐条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清单,提升合规自律意识。二是强化事中监测监管。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平台经营行为实施多维度大数据画像,全面及时掌握平台企业的运行情况和风险情况,形成对平台的“全身体检报告”,并开展针对性健康指导,促进提升平台合规水平。目前已累计出具体检报告600余件。三是强化事后执法惩处。针对平台经济无区域等特点,建立跨区域监管执法协作机制,按照“分级分类、应处尽处”原则进行处置,实现网络违法线索落地处置的全覆盖、全闭环。


(四)健全完善规则制度,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完善地方立法。推动网络交易监管地方性法规《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推动《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的修订和实施,强化立法支撑。二是健全制度支撑。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规范和发展并重,优化平台经济营商环境,提振平台企业创新活力。三是制定标准规范。制定省级地方标准《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合规管理规范》《绿色直播间运营规范》,引导行业自律,平台自治。


“浙江公平在线”数字化监管平台逻辑图


三、案例成效


(一)机制创新。建立全网监测、智能识别、在线固证、平台画像、闭环处置全链条监管机制。以平台经济风险防控预警和闭环处置为切入点,建立网络数据在线存证固证机制。建立部门联合监管协同机制,实现部门横向协同、市场监管系统联动,形成监管合力。目前累计发现风险线索13.8万条,涉及违规直播间1478个,在线存证固证27.3万条次。其中下发省内风险线索3.3万余条,上报总局5.1万条。相关线索分别采取立案调查、责令改正、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等措施实现处置闭环。


(二)技术创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通过创新数据抓取、模型运算、智能分析、综合研判等手段方法,对重点平台、行为和风险等实施广覆盖、全天候、多方位的监测、感知、分析和预警,平台经济监管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被动到主动、从事后向事前事中的有力转变。


(三)实践创新。通过平台经济治理创新举措,促进了行业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平台企业涉嫌违法风险明显减少,社区团购平台低价倾销风险指数已从开始的25.3%降至4.2%,已培育绿色直播间266家,绿色直播基地21个。



011“城市大脑” 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一、案例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打造“城市大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着眼破除城市病,运用前沿数字技术推动城市治理创新,构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网共治”的“三个一网”体系架构,在共同富裕、护航亚运、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超大城市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杭州“城市大脑”体系架构演进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系统观念,建构“三个一网”体系架构。一是系统谋划、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大脑”建设,连续三年召开“城市大脑”2.0推进会,高效统筹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形成了书记亲自抓、市长重点抓、分管市领导牵头抓的工作格局。二是迭代生长、一体演进,注重解决问题、传承发展、能力沉淀,一体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社会治理“一网共治”(系统破解复杂难题),努力实现从数字治理探索者到智慧城市引领者的转变。三是统筹建设、综合集成,按照“三个一网”的架构体系,并建立“城市大脑”2.0场景系列任务清单,实现“一本账”管理。建构城市治理操作系统,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有序推进100多个场景的综合集成。


(二)坚持实战实效,探索数字治理服务一般路径。围绕“一脑治城,两端赋能”的运行模式,以“管用、好用、想用、耐用”为目标,构建实战实效、智能决策、服务直达等能力。一是探索形成场景建设路径方法。构建重大需求、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事项“三张清单”,谋划多跨场景,在场景构建中找到改革突破口并形成改革方案,依托改革方案开发形成重大应用。二是建构两端协同的治理与服务体系。打造数字驾驶舱,为治理侧提供城市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协同、调度、决策、指挥等能力,不断积累和沉淀城市治理的能力;依托“浙里办杭州频道”建设,以“大集成、广应用”为目标,打造服务市民和企业的服务端,全面构建直达服务体系。累计上线应用275个,注册用户1914万,日活55万人。


(三)坚持集约高效,建构一体化智能化支撑体系。一是形成数据高质量供给体系。坚持“有数好用、有好数用、用数解难题、用数助转型、用数促发展、用数很安全”目标,推动数据供给侧改革,形成“需求驱动、全量归集、有标贯标、无标立标,以标控质、达标入库、协同共享”的数据高质量供给体系。二是建构垂域模型应用生产体系。按照“城市大脑+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构建1个“智能中枢”支撑政务垂域应用生产培育,打造“城市大脑”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数智产品,培育N个行业大模型应用。目前,已培育“亲清小Q”“杭小忆”“小灵光”“安珍儿—健康大模型”等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应用。三是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聚焦“复杂体、危险体、隐蔽体”城市安全隐患、重点区域等城市治理难题破解,聚力打造一体化、工具化、可视化、动态化的数字孪生底座,打造一批“数字孪生+”应用,建构一套数字孪生城市运营保障体系,形成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运营新模式。


(四)坚持政企协同,聚力带动数字产业蓬勃发展。一是持续讲好“城市大脑”故事,用好“一厅两馆”载体,利用大模型技术打造“数字讲解员”,持续提升“城市大脑”运营宣传能力。2020年以来,累计接待4000批、8.6万人次。二是不断挖掘“城市大脑”背后产业潜力,成立杭州“城市大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和杭州“城市大脑”联合创新中心,为各地提供城市治理数字系统解决方案。三是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城市数字治理理论体系。颁布并实施《杭州城市大脑赋能数字治理促进条例》。


 杭州“城市大脑”数字孪生底座


三、案例成效


(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聚焦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动从依申请办事服务向增值式服务升级。建构“6e数智营商”体系,“杭州e办”办件线上办理率超90%,建立“杭州企呼我应”涉企诉求闭环处置机制,累计受理涉企问题63万件;“杭州e投”助力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杭州e融”累计撮合融资3239亿元,服务26.2万家经营主体;“政策e享”累计上线政策7233条,主动推送政策100.5万次,累计兑付893亿元,惠及60.5万家企业、218万名员工;“企业e信”为4004家企业完成信用“一键修复”。


(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动从管好城市运行一件事向保一方平安升级。持续推进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四大领域核心业务数字化,城市安全数字底座初具雏形。“地下隐患智防”覆盖十区893平方公里,累计分析处置425处高中风险点。“地铁安全智控”打造“防淹没”“防打穿”等系列场景有力保障516公里256座车站的平稳运行。“内涝监测预警平台”监控33个易积水点、72个隧道、184个下穿通道、1833个地下空间等重点设施,累计整改隐患81个。


(三)社会治理“一网共治”。全面赋能难题破解、共富低碳、基层治理和赛会之城建设,“智慧交通”“数智宜居”“一老一小”“智慧医疗”“智慧教育”五大智慧系列全面上线。以“智慧交通”为例,着力破解公交分担率不够、红绿灯不智能、监测预警能力不足等难题,整治减少运行低效、与地铁重复的公交线路80条,新增优化地铁接驳线196条;“慧眼识睹”实现50个路口从严重拥堵提升至基本畅通,38条市区道路时速提至20km以上。



012

打造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探索城市精准治理新路径


一、案例简介


重庆市针对管理单元多、桥梁隧道多、高层建筑密度大、地下空间复杂、社会治理风险点多、“大城市病”制约宜居宜业宜游等问题,坚持以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以下简称三级治理中心)为抓手,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支撑,以构建量化闭环的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制度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聚焦党建统领、经济发展、设施运行、社会治理、应急动员、文明创建、生态景观、生产生活服务等八大领域,用数字化改革引领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实现城市运行和治理全域覆盖、全程感知、全时响应、全景赋能,全面提升超大城市发展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


二、主要做法


发挥直辖市扁平化管理优势,依托数字重庆“1361”总体框架,建成“一体部署、三级贯通、五级调用、多跨协同”的三级治理中心,实体化运行1个市治理中心、41个区县治理中心和1031个镇街治理中心,构建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市治理中心是“城市大脑”,通过构建八大板块、统筹协调六大应用系统、贯通区县和镇街治理中心,打造“感知预警、决策指挥、监督评价、复盘改进”闭环工作体系下的智能中枢。区县治理中心是“实战枢纽”,是赋能城市运行和治理的区域性属地化综合节点,承接市治理中心、统筹调度镇街治理中心,发挥联通上下、衔接左右的作用。镇街治理中心是“执行末端”,上联区县、下通村(社区)和网格,实现综合集成、条抓块统,确保“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构架图


(一)建立“专班、板块、跑道”多层级工作机制。组建由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任召集人的三级治理中心建设专班。市、区县治理中心设置8大板块,下设63条跑道、细化设置200多条子跑道,逐一落实跑道长、子跑道长。建立“副秘书长联系、板块长统筹、跑道长牵头推进”工作机制和市带区县、区县带镇街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


(二)建成“物联、数联、智联”的物联感知系统。创新构建“松耦合、分布式、多层级”感知系统架构,推动感知资源“建管用营”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多网融合指挥调度体系,加快视联网全域覆盖,实现市域感知设备的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感知数据的集中共享。累计接入感知设备近700万个,灾害预警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三)构建“实时、高效、广泛”的城市体征指标体系。按照实时性、预警性、回溯性和可评价性原则,构建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其中风险类指标需设置预警阈值。建立韧性安全城市体征指标库,接入1700余项体征指标并实现实时动态监测,推动城市治理从定性向定量转变。


(四)建立“指挥、调度、执行”的关键绩效管控体系。聚焦中心工作、重大紧急问题和重要目标任务,按照市、区县、镇街划分思路,分板块、跑道、子跑道三级,梳理出关键绩效指标(KPI)102个,通过驾驶舱一屏展示决策执行、风险提示、管控结果、实施过程,形成闭环管控中枢,全量全时全要素监测反映城市运行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五)建立“韧性、安全、智慧”的城市风险一张图。围绕主要风险点位,推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和数据归集,接入40类图层、43类13.6万个易发多发风险点、11万公里管线,实时监测各类风险。按照“一点一策一预案”,制定风险闭环处置预案1800余个,并进行模块化流程化配置。推动火情、水位、雨量、PH、压力等254类、452万个感知设备落图至风险点位,实现风险实时预警、一图掌控。


三、案例成效


(一)统筹调度能力增强。建立快速响应和闭环处置机制,实现事件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监督的量化闭环、高效智慧管理。三级治理中心已汇聚600万余件事件,每天实时办理约3万件,办结率达94%。以“数字防汛”应用为例,针对磁器口古镇“十洪九淹”的问题,利用洪峰推演、淹没分析模型和风险普查结果,智能生成撤离方案,指挥调度时间压减50%。2024年7月12日,磁器口古镇超警戒水位0.48米,通过智能推演淹没范围,提前转移疏散群众,有效应对洪峰过境。


“数字防汛”应用


(二)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测体系,加快业务事项向三级治理中心归集,推动“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民呼我为”“根治欠薪”等202个应用接入三级治理中心,实现城市运行全域覆盖、全程感知、全时响应、全景赋能。以“危岩地灾风险管控”为例,2023年10月,受持续降雨影响,巫山县铜鼓镇兑窝子坪发生山体滑坡,通过前端感知设备监测到房屋裂缝位移,提前安全撤离103户196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


(三)公共服务能力增强。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线80余件“一件事一次办”,办事环节、办理时间、申请材料分别减少74.6%、72.3%、60.1%。以教育入学“一件事”为例,全面深化数据共享、简化入学流程,过去平均需要跑3次、交4份材料、耗时超15天,现仅需提交学生家长身份证,5天内就可收到入学通知书,累计已为全市40万名学生提供高效入学服务。



013深化“智慧蓉城” 建设更好惠企惠民惠基层


一、案例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聚焦经济总量超2万亿、常住人口超2100万、经营主体超380万家的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牢牢把握“智慧蓉城”“1+4+2”总体部署,将惠企惠民惠基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建设提质增效,统筹数据安全保障和数字经济发展,以“智慧蓉城”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走出一条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王”字型城市管理架构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智慧蓉城”建设作为全市“一号工程”,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智慧蓉城”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市城运中心主任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13个分管市领导挂帅专项推进组,高位推动、统筹协调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二)完善顶层设计。出台《成都市数据条例》,对数据收集与治理、流通与交易、应用与促进、安全与保护等内容进行立法。推进《成都市智慧蓉城促进条例》立法,进一步巩固“智慧蓉城”建设前期成果。


(三)优化体系架构。“王”字型城市运行管理架构全面筑牢,23个区(市)县、40个市级部门、261个镇(街道)城运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运行,“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无缝衔接加快推进。2022年成立市城运中心,2024年成立市数据局,完成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机构改革,形成“一办一局一中心一集团”“四位一体”工作格局。


(四)形成推进合力。统筹全市各级力量,形成机构队伍、值守信息、实时联动、事件处置“四个统筹”,实现城市运行日常调度与值守队伍融合联动,城市运行全流程一体推进,指挥、调度实时统一,着力提升城市治理效率与市民满意度。


 “智慧蓉城”“城市大脑”


三、案例成效


(一)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构建公园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聚焦“态势感知”,建立市域物联感知中心,建成市级物联感知平台,接入感知终端2393.31万个,构建形成城市全域感知体系,推动问题发现更加敏捷。聚焦“风险预警”,梳理形成1929项城市运行数字体征指标和56项风险预警指标,通过事件交互枢纽对城市运行管理多跨事件联动处置。聚焦“高效处置”,优化完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建立“智慧蓉城”应用场景实验室,打造“蓉政通”、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调度平台等378个应用场景。


(二)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公园城市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稳步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向“易办”转变。目前,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最多跑一次”、90%以上“可全程网办”,实际网上办件比例达79%。推动国办公布的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在成都市率先落地落实,运输企业、餐饮店开办时间分别从40个、38个工作日缩减至6个、13个工作日。不断深化“跨域通办”,发布“成渝通办”事项279项,配合省同城办发布“成德眉资通办”事项505项,在成渝高新区试点“虚拟综窗”远程帮办服务。打造集成“蓉易享”“蓉易投”“蓉易贷”“蓉税乐企”“蓉易诉”等内容的“蓉易+”服务品牌,构建面向经营主体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持续强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在“蓉易享”平台上线政策文件2122件、政策事项2130项。


(三)推进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整合诉求来源,打造惠民利企“一平台”。清理整合全市122条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2300余个各级政府负责人网络信箱,20余个政民互动渠道,形成12345热线“一键回应”平台。2022年以来,12345热线平台共受理诉求2100万余件,诉求解决率、服务满意率均达90%以上。聚焦提速提级,干出诉求回应“加速度”。建立“群众诉求提速处置专班”和“企业诉求提速处置专班”,高质高效处置市民群众和经营主体的疑难复杂问题。


从2023年1月专班常态化运行以来,推动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提速、提质、提效处理4.9万余件。坚持四位一体,擦亮营商环境“靓品牌”。启动“12345亲清在线”,集成“12345助企热线”“蓉易办”“蓉易享”“蓉易见”四大服务方式,形成了“诉求”有效解决—“办事”高效便捷—“政策”直达快享—“面对面”沟通交流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企业闭环工作机制,打造“12345亲清在线、服务企业我在线”特色营商环境品牌。2022年以来,12345热线平台共收到企业诉求16万余件,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均达96%以上。


(四)推进数据资源“一网通享”,夯实公园城市数字底座支撑。建立“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据治理建库,建成4个基础数据库和系列主题库。建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日均共享数据2亿条,有效支撑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招生入学等450余项数字化政务场景应用。建成全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向社会开放数据3亿条。建设成都数据公园,开展公共数据运营相关工作,组织交付公共数据575类5.7亿条,上线标准化数据服务产品超过120个,成功打造40余个“公共数据+”场景应用,形成数字证书核验、企业创投数据画像、国企智慧审计沙箱服务等一批应用。



014全域物联感知赋能城市治理


一、案例简介


雄安新区采用“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理念开展实施城市感知体系建设,坚持数字城市和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探索建立基于全面感知的数据研判、决策、治理一体化智能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城市级物联感知平台和全域视频管理平台,形成了各类感知终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创新模式,打造全域感知能力,实现雄安新区感知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使用。依托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及视频一张网平台能力,有效支撑雄安新区各类智能应用的建设,助力新区数字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截至2024年7月,新区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已接入感知终端62万余个,接口调用量每日约140万条;视频一张网共计接入81246路视频监控设备,在线率稳定在90%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数字孪生,感知体系建设与数字城市同步开展。在新区物理城市建设过程中,嵌入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将城市感知体系建设嵌入数字城市建设体系中。感知终端与同属于基础设施层的生态、交通、管廊统一部署,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物联感知设施共享应用。


(二)制定感知体系标准规范,确保接入统一性。制定一套“接入、数据、共享”三位一体的标准规范,统一感知数据资源目录,规范设备接入标准和数据开放标准,解决物联感知基础设施中重复建设和视频图像数据孤岛的问题。统筹新区各部门需求,规划感知终端布局和数量,集约建设,避免重复投资。以明确的标准规范和建设导则来协同各相关项目合作,对自建、他建做清晰描述,对地下、地上、生态、应用等不同领域做差异化要求,促进数字城市“全局一盘棋”的建设进程和目标达成。


(三)应用驱动、数据融合原则,重点应用实现突破。以公共安全、道路交通、城市治理和生态保护等领域为重点,作为视频监控规划和建设的底本,优先实施、重点保障。强调标志性成果产出,支撑和带动雄安新区各行业垂直业务系统深入开发和应用。为各行业业务提供智能解析、多维融合、关联分析,精准有效地研判和预测。


雄安新区“视频一张网”


三、应用成效


(一)形成视频资源统一管理体系。雄安新区全域感知体系是在规划、设计与建设阶段就充分考虑满足城市级业务需求的感知服务体系,建成了城市级的物联感知和视频资源“统建、统管、共用”的基础能力平台,打破传统模式下自建设备和平台开展应用的模式,突破设备、品牌、标准、网络的应用壁垒,为实现数据融合共享、数据价值挖掘打好基础。目前,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已接入感知终端62万余个,接口调用量每日约140万条,支撑创建物联感知产品162种,涉及综合管廊、智能水务、道路养护、水旱灾害,公厕、阀控一体化热表等。视频一张网接入新区各片区安置房、市场化住宅、各片区管廊、水厂、道路交通、商业办公、学校、新区工贸企业等81246路视频监控设备,在线率稳定在90%以上。


(二)构建城市综合治理新机制。依托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及视频一张网平台能力建设,实现了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和数据共享、发布,为城市治理和服务提供了智慧化手段。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可提供远程抄表服务,降低了城市运营管理成本,保障了居民便捷用水、用气;打造独居老人在线居家监测功能,配合社区开展相关定制化服务。视频一张网平台为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相互映射提供信息支撑,为公共安全、社会治理、市政管理、环保水利、交通物流等各业务领域的行业应用二次开发,提供视频图像的基础应用服务,为雄安新区优质公共服务、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城市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015建设运营智慧渔业指挥调度(预警)中心 探索海洋渔业管理新模式


一、案例简介


福建省漳州市为推动海洋渔业智慧化管理,服务海上政务监管分析决策,助力渔业生产智能化,打造智慧渔业指挥调度(预警)中心,统筹海上安全管理、海上应急救援、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经济产业等领域,充分利用全球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多源传感器形成的物联网数据底座,整合二三维五级联动地理信息,将船舶、渔港、设施落图,形成一张全景“海视图”,全方位推进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漳州市智慧渔业指挥调度(预警)中心大屏


二、主要做法


(一)打造立体可视动态全景“海视图”。围绕“智慧管船、智慧管港、智慧管人”目标,在全省率先打造“海上漳州”全景海视图,全景海视图汇聚各类渔船、乡镇船舶、渔港、养殖等数据,实时“一张图”显示渔港、渔船、渔排、预警、海域实况等各类信息,形成“三渔”立体化观测、精细化管理、智能化预警。搭建海洋渔业数据驾驶舱,形成高效便捷、处置快捷的全天候动态监控格局,推动海洋渔业从“有人管”向“管得住”“管得好”转变,达到“守住港”“看住船”“盯紧人”“稳生产”的智慧渔业管理效果,率先实现省、市、县、乡镇和村级五级联动的智慧管理新模式。


(二)筑安全屏障保渔民平安。为实现离港之后海上生产作业的安全管理,中心利用高通量卫星、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P)电话、船载智能AI终端等设备,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日常作业风险防范,疏通海上安全救援信息通道,运用信息技术构筑海上安全屏障。在日常作业中,通过打通船舶各通导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的物联数据对接,经过AI智能算法的分析处理,针对涉渔人员风险行为现象进行及时提醒和预警,并实时将预警信息及设备运行数据、船载渔捞日志数据、渔船周边海域环境等数据回传。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下,通过船载一键报警和VOIP电话实现海陆对接,帮助预警中心第一时间掌握遇险情况,研判救援方案,把握救援时机。依据风险等级“精准到船,精准到人”的点播预警和点名处置,由“事后救急”向“事前预防和过程管控”转变,切实减少海上安全事故和避免安全事态升级,以“技防+管理”节约社会资源,保障渔业的安全生产作业。


(三)移动“海视图”实现掌上看船。为方便第一时间查看渔船预警情况并进行处置,“海上漳州”全景海视图缩小版—“海上漳州”船讯通APP应运而生。“海上漳州”船讯通APP作为“海上漳州”平台的移动海视图,以“精准管控、不漏一船、不漏一人”为目标,集进出港、渔船动态、渔港监控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掌上看船”。可通过手机全面掌握渔船基础信息、进出港动态、编队情况等日常管理要素,按权限分级满足管理需求。同时,对于系统平台监测预警的渔船安全、天气海况等异常情形,船讯通APP第一时间弹窗提醒及时分析处置,防控渔船安全作业风险,可随时随地打开船讯通APP,查看渔港实景、海域实况、渔船动态,从而实现渔民海上事故风险可感知可预防,渔民生命安全全程守护。


漳州市全景海视图


三、案例成效


(一)有效提升智慧监管能力。一是实现智慧监控,海上接触“看得见”。促进船长落实渔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乡镇船舶看得见、呼得着,不离日常监管视线,防止或减少水上事故的发生。在防碰撞方面,2024年以来,共计监测告警渔船与商船碰撞风险2208艘次、未编队编组生产26726次,未发生商渔船碰撞事故。在防风损方面,2024年以来,共监测告警海上渔船防范大风浪风险193余次。在防触礁方面,2024年以来,共监测告警渔船触礁风险18069艘次。二是实现雷视联动,擅闯渔港“看得见”。自动识别外来可疑船舶,系统联通接入现有漳州近海岸5个小目标雷达,实时扫描、发现、跟踪沿海30海里范围内的移动物体、船只,实现监测渔船和乡镇船舶进出港30万艘次、渔船和乡镇船舶海上风险智慧感知预警2706艘次。


(二)实现全流程管理的多项创新。一是理念创新。围绕“智慧管港、智慧管船、智慧管人、智慧管渔”目标构建全景“海视图”,展现了现代化的渔业管理理念。二是组织创新。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先行先试,政企协同共同推进项目。三是技术创新。率先建成“全景海视图”、率先完成智控终端设备全覆盖安装、率先实现海上风险智慧感知告警,提升了渔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四是模式创新。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对渔业资源的全面覆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渔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五是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海洋数据资产汇聚、评估与盘活路径,推动项目发展。



016高效做好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


一、案例简介


重庆市璧山区针对电气火灾监管部门多、隐患排查难、风险排除难、风险研判不智能等问题,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打造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应用场景,激发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以多源数据汇聚为基础,将浮动阈值分析、多参量关联融合、风险趋势研判等算法与电气火灾隐患预警融合应用,构建“电气火灾隐患全量智汇、精准智控、多维智治、事故协同智救、质效闭环智评”5个子场景,融汇打通多层级、多部门业务事项和数据,构建多跨协同高效处置体系,有效推动电气火灾防控由“事后型”向“预警型”转变,防患于未“燃”。


二、主要做法


针对电气火灾多发频发的问题,璧山区按照“一地创新、全市共享”的标准,规划建设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应用场景,扎实推动解决电气火灾防控难题。主要做法如下:


(一)改革牵引,统筹推进。将电气火灾防治工作及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纳入全区重点改革事项,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督办推进,先后印发《电气火灾智能防控试点建设方案》《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工作方案》等文件,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事项化清单化推进试点和场景建设。根据改革需求印发《璧山区民用建筑管控导则(试行)》,将电气火灾防治纳入新建民用建筑施工图图审内容,确保“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有效防控”。


(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联合重庆大学输配电国家重点实验室、璧山高新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共同攻坚电气火灾智能防控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实验室对百亿级用电数据样本深度分析、加工、融合、复用,提升数据要素外部价值,实现电气火灾风险隐患“精准智控”。采用消防、保险、金融、通信等与应用场景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市场化运营路径,确保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应用场景长期稳定发展。


(三)数据赋能,破解难题。打通规资、住建、公安、市场监管、经信、应急等部门数据壁垒,多维度收集电气火灾各类隐患数据;创新电气火灾隐患物联感知开源接入机制,多元化接入感知设备数据,实现电气火灾隐患监测数据“全量智汇”。融合建筑类别、建筑年代、火灾荷载、用电数据、火灾数据等10余类不同用电特征关键数据信息,搭建电气火灾预警研判模型算法,精准破解电气火灾隐患识别难、排查难等难题。


(四)多跨协同,试点先行。构建多跨协同高效处置体系,融跨市、区、镇街、村(社区)、网格等5个层级,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应用场景“数仓融算中心”智能研判实时数据形成隐患事件,通过“隐患多维智治中心”分级分类推送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置,实现跨部门、跨层级风险隐患预防、发现、处置全流程闭环。应用场景采取试点先行模式,先期在璧山区璧泉街道、大兴镇等镇街试点,现已在璧山全域运行,覆盖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商超、厂房仓库等10余类场所。


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应用场景系统架构图


三、案例成效


(一)数据要素赋能解决隐患识别难。依法依规汇聚2万余路物联感知数据以及历史电气火灾数据、电气隐患执法数据、电气工程质量信息、电工执业信息、地理空间信息等各类数据约212亿条,实现“隐患全量智汇”。搭建电气火灾研判分级诊断模型,整合30余种关键性预警数据,智能研判隐患等级,提升城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二)多跨协同体系解决隐患处置难。建立多跨协同处置机制,根据融算结果分级分类分色生成隐患事件,累计预警电气火灾隐患11542次,辅助处置60余起电气火灾初期事故,智能指导业主单位对65处隐蔽的电气线路实施整体改造。其中,联动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高效闭环处置需多跨协同的电气火灾隐患事件110个,较场景应用以前同类情况所需处置时长平均缩短3小时,效率提升53%。


重庆市璧山区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应用场景图


(三)开放融合机制解决推广复用难。建立电气火灾隐患物联感知开源接入机制,未设技术门槛、数据壁垒,未指定产品厂商,让同类型智能设备均能接入应用场景。充分整合部门镇街检查、人工巡查、电工(维保机构)巡检等隐患数据发现上报渠道,联动多部门单位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电气火灾隐患全量收集。探索采取“消防+保险+金融+通信+电气火灾防治服务”策略,引入经营主体参与,通过宽带赠送、保险赠送、存款赠送、物业赠送等方式推广电气火灾物联感知设备安装,拓展场景覆盖范围和受众。目前,电气火灾智防“一件事”应用场景已纳入重庆市高楼消防综合场景进行“一地创新、全市共享”。



017“算力券”助力夯实算力底座


一、案例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为贯彻落实“东数西算”工程,创新“算力券”政策,以算力消费券的形式帮助企业降低用算成本、支持国产算力生态建设、促进算力供需匹配。以“算力券”化解需求方“算不起”痛点。高端芯片“卡脖子”导致算力建设成本增加,算力服务价格攀升,企业“算不起”的现象发生。


成都实施“算力券”政策,按算力服务费用的50%进行补贴,切实降低企业用算成本。以“算力券”破解供给方“算闲置”难点。国产算力生态不完善、软件适配难等问题,导致算力资源利用率低,出现“算闲置”的现象。通过“算力券”引导企业进行国产化迁移,实现国产算力生态建设和算力资源利用率提高“双赢”。以“算力券”疏解供需对接“算不上”堵点。算力资源出不去、算力需求进不来,成为供需双方之间的“拦路虎”,成都依托“算力券”面向算力需求热点地区开展算力宣传推介,促进“东数西算”,供需双向奔赴。


二、主要做法 


成都以破除“算不起”“算闲置”“算不上”问题为导向,构建算力政策体系,搭建“算力券”线上申领平台,开展系列供需对接活动,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实力不足、技术人才欠缺、算力匹配难应用少等问题。


(一)构建“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管理办法”政策推进体系。2023年1月,成都印发《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切实做好政策落地工作,同年6月,成都出台了《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和《“算力券”管理办法》,形成了“一体两翼”的算力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算力券”支持比例及政府统购、企业申请、定向支持、事后兑付的发放方式,确保“算力券”对真实产生的算力服务给予支持,开展了以普惠算力服务赋能产业发展的探索。


(二)搭建线上平台、创新即领即享模式。创新线上申领的工作模式,优化业务流程,精简办事程序,依托成都新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算力券”线上申领平台,企业只需上传基本信息和算力服务合同后即可领券、用券,操作简单。后续兑付,算力中心也只需上传相应资料即可,切实做到用券“不见面”、兑付“不跑路”。创新即领即享的工作机制,成都“算力券”创新提出以算力消费券形式,企业签订合同之后便可领券,付款时就能用券抵扣,切实降低企业资金压力,企业获得感更强。


(三)开展系列宣传推广与供需对接活动。会同算力产业相关核心企业,开展多场次“算力券”宣讲推介,引导东部地区算力需求向西部地区迁移,切实推动“东数西算”战略走深走实。依托“蓉易见”系列活动宣传推广“算力券”,组织本地企业与超算、智算深度对接,覆盖企业800余家。


 成都算力券管理流程


三、案例成效


成都“算力券”以合理可控的成本,有效促进了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算力产业发展和供需对接,产出比较高,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降低企业用算成本,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前已发放543.53万元“算力券”,使用方向涉及大语言模型训练、DNA编码筛选、高精度图像检测和计量测试等。“算力券”政策使得更多企业能够负担得起高性能计算资源,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普及,引领产业能级全面提升。


(二)提高算力利用效率,促进算力企业提能升级。在“算力券”的引导下,超算智算合作客户稳步增加,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成都超算已和1280家用户建立合作,同比增长50%,累计完成超5400万项作业任务。同时,“算力券”还促进了成都超算、成都智算等算力扩容,拉动一批算力中心项目建设提速。


(三)服务“东数西算”战略,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成都依托“算力券”引导东部地区算力需求向西部地区迁移,促进东西部联合创新合作,联合北京上海等地区研发单位研发了遥感领域“空天·灵眸大模型”、金融领域“玉兰大模型”等6个大模型,目前已服务近30家东部地区企业。



018

深化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 

全力打造“智驾之城”


一、案例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围绕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和国家“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应用,重点在政策规制创新、场景应用拓展、运营模式构建、产业建链强链等方面加快突破,以“创新引领、夯实基础、规模应用、产业协同”的发展思路,分阶段分时期逐步实现布局车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推动车联网与智慧出行、智慧城市协调发展,打造“智驾之城”。


 德清封闭测试场


二、主要做法


(一)省市县协同发力,创新政策标准体系。2023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1号文件支持德清车联网先导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技术快速迭代和关键政策制定。针对测试运营、应用落地等重点事项加快突破,发布智能网联道路测试与应用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以先导区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累计出台《支持开展地理信息数据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的七条意见》《德清县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7个关键配套政策。主导或参编《智能车辆基础地理数据规范》《车联网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等6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及地方标准。


(二)前瞻布局基础设施,建成覆盖多路况多场景的车联网。德清已完成涵盖山区、农村、城市和类高速等多路况场景的双向400公里的智能化基础设施铺设,全面打造适合车联网(V2X)商业化落地的基础设施环境。截至目前,已累计部署安装路侧单元(RSU)1017套,在重点道路点位安装与RSU同步部署具备路侧感知能力的边缘计算系统(MEC)286套,支持对视频、雷达等感知数据的实施处理、融合、发布,实现了道路的全方位融合感知和多维度大数据的存储与计算。建成德清城市智能网联云控平台,以一套“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平台”、两个“核心应用”和一套“安全体系”为主架构,采集路侧设备海量丰富的车联网数据资源,形成车路协同数据底座,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商业化试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三)丰富场景应用案例,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以揭榜挂帅方式,落地一批智能环卫等项目,智能驾驶公交车、景区接驳(首期共9辆)等场景安全运营里程已超20000公里。开展智能网联公交专用道共享服务,通过引入蜂窝车联网(C-V2X)、北斗高精度定位、摄像头智能识别等先进技术,针对安装车载单元(OBU)的用户,适时、动态开放共享公交专用道,大幅度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通行效率8%。截至目前,已完成100台OBU用户推广。


(四)强化测试运营支撑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数据价值转化。一是成立浙江省地理信息+车联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第三方研究机构,共同谋划先导区发展。二是不断提升测试服务能力,包括测试资质申请、运营人才培养、测试技术研究、场地和设备完善等方面。先后向四家车企提供了车路协同开放道路通信、数据类型及格式等验证测试服务,探索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场景。三是探索时空数据要素(车联网)价值化路径,开展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行业数据产品场内交易,在杭州数据交易平台上线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数据特色专区,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


云控架构


三、案例成效


(一)突破数据价值化瓶颈。打造数据要素价值转化链条,已完成5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车联网直连通信频率使用许可试点落地德清。


(二)打造“全域开放”的全时空场景。作为车联网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区域,已实现全域949.3公里道路开放测试;上线城市级智能网联云控平台,基本建成集感知、研判、调度、验证、评价于一体的测试生态;重点布局4大场景16项应用,发布具备车路协同功能融合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场景。


(三)形成“地理信息+车联网”特色产业集群。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已形成涵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的完整产业链,构筑“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地理信息+车联智能”“地理信息+通用航空”等多板块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019深化5G+应用 打造妈湾智慧港口


一、案例简介


随着港口自动化作业水平不断提升,港口垂直运输通过自动化岸桥和自动化场桥已实现较高水平作业,但水平运输自动化仍是港口自动化升级的核心痛点,且受限于车辆设备感知范围,无法满足港口的高效运营需求。基于5G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特性,广东省深圳市妈湾港重点聚焦5G+自动驾驶应用场景,通过实现自动驾驶集卡车辆在港口内的单车智能、运输智能调度系统(TOS)对接、车队调度管理等技术,形成适用于港区生产作业的多项标准,建设具备实际作业能力的港口自动化运输解决方案。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策制度引导。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部署在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开展5G应用试点。省人民政府陆续印发《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提出加快公路、铁路、城市轨道、港口、航道、机场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在能源、交通、物流等方面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的指导意见》,支持5G+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在港口等行业和场景应用。


妈湾智慧港口逻辑图


(二)加强新技术融合应用。技术层面,通过5G+北斗的技术融合,实现了无人集卡车厘米级的高精度实时定位,自动驾驶拖车与桥吊的相对定位精度可控制在5厘米内,朝向角偏差小于0.3°,同时结合岸桥横梁检测实现车端的主动对位作为补充。应用层面,通过妈湾港的5G高速网络,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全方位视频、车辆行驶状态信息回传到后端,车辆安全员、驾驶员从车辆驾驶舱转移到后端的远程智能座舱中对车辆进行远程监控、操纵,打造远程驾驶舱监控台。


三、案例成效


(一)有效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妈湾智慧港无人集卡从港口生态服务上改变了港口生产方式,与已建成自动化码头相比,以投入较少的人力和初始成本实践了场景的技术可行性以及商业可行性。妈湾智慧港岸桥司机及自动化轨道起重机司机作业人员减少65%,作业效率提升50%,安全隐患减少50%,降低粤港澳大湾区内企业物流成本约30%,中转耗时缩短3至5天。


(二)增强港口经济效益。基于5G专网开展无人集卡规模生产场景的落地,妈湾港38辆无人集卡正式投产至生产流程中,实现了试点创新向规模商用过渡。2021年,妈湾智慧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8.6万标准箱,全年IT配套智慧港建设方案产生收益约700万元,2022年产生收益约2400万元,2023年产生收益总额超过6000万元。


(三)实现行业基础软件自主创新突破。妈湾智慧港汇集“招商芯”操作系统、北斗系统等9大智慧元素,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其中,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打破了国外码头生产管理系统的长期垄断,实现了自主港口系统从“0”到“1”的突破。



020探索构建跨区域多元异构算力调度体系


一、案例简介


当前算力行业存在供需不平衡、产销对接不顺畅、价格体系差异化、技术应用普及差等问题,为解决算力缺、算力贵、使用门槛高、赋能产业弱等问题,重庆市建设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跨区域多元异构算力调度体系,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认知,通过一致性管理、一体化编排和统一调度,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层级的算力资源协同联动与供需精准匹配。


二、主要做法


(一)统筹调度市内算力资源,提升使用效能。一是统筹调度市内算力资源。平台汇聚重庆市内10余个数据中心算力资源,推动数据中心资源集约管理,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2%。二是建立算力监测机制。实时监测算力资源池的虚拟处理器(vCPU)、内存、存储的使用率、数量、状态等,建立算力资源的弹性调配机制,及时进行扩容和回收,降低算力闲置率。


(二)开展跨区域算力调度,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一是开展跨区域算力资源调度合作。运用西部地区质优价廉的算力资源赋能重庆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入川、云、贵、甘、宁、疆等地富余算力,并带动在渝企业赴疆投资算力资源,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二是建设算力调度平台。通过平台简单易用的操作,实现算力选购、算力下单、算力使用全流程。三是打通跨区域算力高速直连网络。创新运用国产自主视联网构建渝哈算力网主干道,时延约41毫秒,有效提升调度算力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三)建立AI模型服务专区,提升算力赋能成效。一是建设数字重庆共性算法服务平台。提供模型开发、模型训练、模型推理等功能,同时依托西部数据交易中心、重庆公共数据应用实验室实现行业数据、公共数据深度贯通,降低企业开发门槛,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复用。二是打造企业共性算法。开发基于大语言模型、计算机视觉(CV)算法的文生图、3D重建、员工培训、政策问答等共性模型,打通算力、数据、算法一体化应用。


 跨区域多元异构算力调度体系


三、案例成效


(一)算力调度方面。算力调度平台已接入1062PFLOPS,具备算力交易、算力运营、算力编排、算力感知、算力并网等功能。与四川、西安、云南等地开展算力调度合作,并实现了6种主流技术路线的兼容纳管。


(二)算法模型方面。依托数字重庆共性算法平台开发组件,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复用”,汇聚算法模型151个、打通数据资源300项,支撑大模型14个,支撑模型迁移认证73个,覆盖安全生产、政务服务、气象预测、灾害预警、智慧办公等多个方面。特别是支撑孵化石化防爆机器人,已在全国12个省市化工企业开展应用,有效预警2700余起,排除安全隐患1400余个,减少安全巡检人力投入50%。


(三)算力监测方面。采用“统一建设、一体部署”模式,数字重庆云算力系统实现政务云资源开通、编目、运维、监管、计费、考评、安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各领域云资源监测接口标准,实时监测云资源运行数据,已对接全市5家政务公有云、1家灾备公有云、1家政务私有云平台的资源池,纳管硬件服务器超1万台,纳管云服务器约2.4万个实例,实现算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来源   数据要素社整理自国家数据局,转载请注明来源



延伸阅读:

国家数据局:征集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案例

国家数据局会同多部门发布第二批28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附名单)

国家数据局首批20个“数据要素X”典型案例详编(附下载)

国家数据局公布2024实景三维数据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候选名单

刘烈宏任主任委员,拟成立的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

国家数据局2024年研究课题入选公告

国家数据局发布首批7家数据标注基地试点城市

2024数博会,国家数据局发言集锦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国家数据局领导集体发声,释放了哪些信号?
《全国数据资产政策法规汇编》(附下载)
《“数据要素x”行业合规保障与应用白皮书》在2024数博会上正式发布(附下载)



 来源   长沙数字集团,由END推荐阅读Valuable Articles


数据要素信息参考(第35期:9.2—9.8)

《2024全球隐私计算报告》即将发布,案例最后征集中

深圳:推动基于数据资产的金融创新

国家数据局首次发布“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重磅征集】首部“AI+数据资产”管理团体标准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数据要素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